【
儀器網 行業要聞】
導讀:如果一家環保企業聚焦技術、產品、技術裝備等,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這樣的企業是不會也不可能被資本市場冷眼相待的,環保產業同理。
近幾年,它備受國家政策關注,迅速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支柱型之一,但它“很缺錢”,就因為“鬧錢荒”還頻頻出現企業違約事件,請問:這是哪個產業?
除了環保,還有第二個這樣的產業嗎?就算有,比環保產業更“窮”嗎?提起環保產業,許多環保人表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缺錢歸缺錢,環保產業還是很牛的。2018年我國環保產業增長勢頭不減,規模繼續貴大,營收超過1.5萬億,同比增速明顯高于我國GDP增速和其他工業行業的增速。截至2018年底,國內環保上市企業的總市值約8000億元。
不少人納悶,明明發展需求很旺盛,政策空間和利好不斷,這樣一個“香餑餑”怎么就出現了嚴重的融資困境?
前面幾年,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環保企業紛紛借助資本力量,插上騰飛的翅膀,可謂青云直上,直達云霄,這種好日子一直持續到2017年。
2017年末開始,金融“去杠桿”力度不斷加大,“資管新規”、PPP清庫存兩座大山劈頭蓋臉落下,之前迅速快速擴張引發的資金壓力迅速升高。部分環保企業杠桿無序擴張、剛性兌付、資金空轉等問題紛紛浮現。
都說屋漏偏逢連夜雨,2018年環保們的債務違約與發債失利等,動搖了資本市場的信心;再加上當年整體形勢不確定性增強,資本市場風險偏好減低,使得環保企業融資困境進一步惡化。
這里需要補充說明一下,環保產業從某個角度來看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從環保項目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資金需求量巨大、回款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等。而環保企業普遍面臨的無奈問題是“短貸長投”,這就形成了很難調和的矛盾,很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
又有人問了,不是有環保投資嗎?問得好!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應不低于3.5%。按照GDP的增長率來計算,2018年環保產業的理想投資應該約3萬億,無奈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環保產業的資金缺口那叫一個大!
雖然缺錢,但這并不妨礙環保產業是一塊美味的大蛋糕,于是國資來了。通過注資民企殺入環保產業,成為國資爭搶環保蛋糕的主要方式。
在2014年~2016年間,就有一些環保引入國資,成功帶上“紅領巾”,比如國禎環保和萬邦達。2018年,這幾乎成為一股潮流,16家A股環保上市企業迎來國資注入,比如碧水源和啟迪桑德;進入2019年,好戲還在繼續。
不得不說,國有資本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注資進入,對民營環保企業解決短期債務、質押問題意義重大。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由于國資的幫助,環保產業投融資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再加上一系列緩和民企融資困境的政策出臺落地,對于恢復市場信息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從表入里,環保產業的大規模融資困境,實際上還是環保產業本身的問題。譬如出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匱乏,產業占比小,還有經營模式粗放,訂單獲取方式單一等。
這么說吧,如果一家環保企業聚焦技術、產品、技術裝備等,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這樣的企業是不會也不可能被資本市場冷眼相待的,環保產業同理。
原標題:我有前景,你有錢嗎?環保產業還是“缺錢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