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飲食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們開始關注食品健康問題,近幾年來各地不斷爆出大米污染事件,其中主要污染源就是鎘、汞、砷等重金屬有害物,這些重金屬檢測就需要我們現在樣品前處理設備微波消解儀來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對應國家標準對比,得到我們需要的結果數值,讓人民吃上放心食品。
近期聚焦事件
2017年11月6日,有志愿者通過自媒體發布了一篇關于九江大米遭鎘污染的公開舉報信。信中稱,2017年10月中旬,臨近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港口街鎮晚稻收割期,志愿者在港口街鎮兩個村村民的家中、農田取了土壤以及稻谷樣品,送檢第三方檢測機構。
檢測結果顯示,兩個村兩戶村民的稻谷重金屬鎘存在不同程度超標。此外,村民正在種植的農田土壤內重金屬鎘也超標,村里廢棄農田的土壤重金屬鎘、砷更是嚴重超標,不僅鎘超出標準14.2倍,砷含量也達到土壤臨界值的7.13倍。
重金屬來源
重金屬包括鉛、鎘、汞、砷、錫、鎳、鉻等,是自然元素的一部分,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但一般含量較低。大米中重金屬來源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
(一)產地環境本底過高。某些大米產地處于有色金屬礦帶,巖層包裹的重金屬在土壤形成、風化、淋溶等過程中釋放到環境,造成重金屬的自然本底值較高,通俗地說就是土壤在不受人為污染的情況下重金屬含量就比較高。
(二)產地環境污染。產地環境污染通常是人為因素造成,近年來我國工農業快速發展,但是冶金采礦、能源、化工和建筑材料等行業未經處理的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排放造成大氣、水體和土壤污染,井zui終通過污水灌溉和自然沉降、降水等造成耕地污染。
(三)農業投入品質量不過關或施用不合理。為提高農業生產而施用化肥、農藥,地膜的濫用也會導致土壤重金屬的污染。
(四)大米對某些重金屬的高富積特性。水稻對某些重金屬,特別是鎘,有很強的富積性,可通過根、莖、葉的吸收轉運到籽粒中,從而引起大米中重金屬的積累。
(五)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和加工方式。大米加工、貯藏過程中使用的機械、管道、容器等也會有微量的重金屬元素進入食品中,引起污染。
GB2762-2012是我國修訂的強制實施食品中污染物*的國家標準。大米中存在符合標準的重金屬一般不會造成健康損害,即使偶爾攝入重金屬超標食品也并不意味著必然會傷害到身體。通過食物攝入重金屬而造成健康損害的情況,通常只有在長期攝入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發生。為了盡可能規避這種風險,購買來源可靠的大米,并避免長期食用同一產地和品牌的大米。
大米中重金屬及有害物檢測依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總汞和有機汞的測定方法
GB 2715-2005 糧食衛生標準規定
鉛0.2mg/kg
鎘0.2mg/kg
汞0.02mg/kg
砷0.15mg/kg按農業部NYT 419-2007 綠色食品大米標準規定蛋白質要≥5%
標準是ISO開頭的
解決方法
中國人很難不吃米飯。對于非“高鎘”地區的人們來說,問題可能不是那么嚴重。根本的解決途徑還是工業污染的治理,迫切的需要則是廣泛嚴格地檢測食物以及飲水中的鎘含量,并且及時處理與公布。對于消費者來說,保護自己的可行途徑是增加食譜的多樣化,減少對大米(尤其是單一來源的大米)的依賴。此外,根據日本的統計,鈣和維生素D缺乏的人群,對鎘過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證自己的食譜中有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加對鎘的抵抗力。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建議,為降低食品中某些元素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動而廣泛攝入各種食品尤為重要,人們應當更加“雜”地取食,“在無法立即消除大米中鎘含量較高傾向的情況下,比如多吃些海產品、豆類產品、瓜子等含鋅量較高的食品,以‘拮抗’食品中含量過多的鎘,降低患病的危險。同時,南方人應該搭配多吃北方食品”。
部分大米鎘超標只是農業生產現在面臨的諸多嚴峻問題之一。針對水稻等作物栽培過程中,農藥、化肥、水資源大量消耗和使用,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消耗能源等弊端,需要整合目前國內外的水稻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采用包括轉基因技術在內的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手段相結合的策略,聚合大量有利基因,培育優良品種,對水稻抗病蟲、抗旱抗逆、營養利用、高產、等五大性狀進行全面改良,培育水稻新品種,做“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高產,保護環境”的綠色超級稻。
上海衡平二十多年專業從事全自動表/界面張力儀、微波消解儀、高精度高低溫恒溫槽、各類高精度電子天平、旋轉式粘度計、低溫冷卻液循環泵、沉降式粒度儀、電化學產品等科學實驗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和提供專業定制服務及解決方案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擁有一批經營管理、產品及方案開發和生產制造方面的中專業人才,依托上海的高新技術、信息和協作優勢,自行開發、研制、生產的多種產品和專業需求的解決方案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和用戶好評。
(Titan系列微波消解儀)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廣州國際分析測試及實驗室設備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
展會城市:廣州市展會時間: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