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是認識世界的工具,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要素,先進的科學儀器被稱為基礎科學的基石,儀器儀表學科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科研水平的側面體現。"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曾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的王大珩院士曾精辟地總結:儀器儀表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是科學研究的“先行官”,是軍事上的“戰斗力”,是現代生活的“物化法官”。
為進一步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等黨和國家有關科普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助推儀器儀表領域科技資源科普化傳播,培育和提升儀器學科相關的優質科普創作能力,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各相關單位開展2024年“大家說儀器”科普創作大賽,歡迎儀器儀表相關科技工作者、感興趣的社會公眾圍繞“四個面向”主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積極參與和創作,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01
大賽組委會
1. 主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2. 承辦單位: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中心、北京
航空航天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
電子工程學院、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北京長江藥學發展基金會、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杭州市儀器儀表學會、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銳光凱奇(鎮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泰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北斗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郵電大學、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
3. 聯合組織單位:參與大賽組織、傳播、對接轉化等工作的各省市科學技術協會;各省市科技、科普工作管理部門(根據各地聯絡參與情況,定期更新發布在“科普中國”本大賽參賽作品申報網頁)。
4. 支持媒體:科普中國、光明網等。
5. 聯合傳播單位: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中心、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等科技宣傳、科普展示場館;大學、中學、小學等學校 。
02
參賽對象
1. 主要面向儀器儀表領域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及其專家學者、大學生、研發人員、工程師等廣大科技工作者,也歡迎儀器儀表用戶、中、小學生等社會公眾參與儀器儀表科技應用、科學原理等相關創作。
2. 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與均可,團隊參與不超過5人。
03
活動時間和方式
1. 推薦、初賽環節(活動發布日-10月底):該環節主要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教育基地負責牽頭承辦和組織,參賽者可通過設在“科普中國”本大賽參賽作品申報平臺,在線提交作品。
同時,該環節也歡迎各省市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專業分會向大賽推薦參賽作品,鼓勵有能力、有意愿的相關單位聯絡大賽組委會,可參與各賽區聯合協辦,或組織細分專業主題創作的分賽區。
2. 決賽環節(11月-12月):該環節由本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牽頭,負責組織大賽評審委員會對各賽區推薦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并公示評選結果、發放獲獎證書、對接傳播出版、合作交流、獎項推薦等活動和機會。
04
活動內容
1. 以科普(短)視頻為主要表達形式,兼顧圖文類、其他類。
2. 參賽作品選題范圍等具體要求參見附件1<大賽活動方案>;參賽作品評價標準參閱附件2 <主要評審指標>。
05
參賽作品申報參與流程
1. 大賽的參賽作品申報平臺設在中國科協主辦的“科普中國”(也是本大賽唯一的作品申報提交平臺)
2. 初賽環節,創作者、作品推薦單位可以根據各自所在地域或創作主題選擇一個賽區報名,詳見附件3<賽區聯絡方式>。
3. 決賽環節,由各賽區向大賽組委會推薦,不接受參與作品的自行報名。
06
組委會聯系方式
有關參賽的相關疑問,包括申請加入大賽組委會,參與本大賽聯合組織、聯合線上、線下傳播;以及捐贈、贊助、參賽作品公益傳播、作品中科研成果的科普化應用推廣等任何有利于大賽和參賽作品公益傳播的接洽和合作交流,都可聯絡組委會秘書處: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培訓部 李老師,010-82800456,13718983191,lsh@cis.org.cn;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屈老師,15611114538,qyf@buaa.edu.cn。
長按二維碼識別下載附件
附件1__“大家說儀器”科普創作大賽活動方案.pdf
附件2__“大家說儀器”科普創作大賽參賽作品主要評審指標.pdf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