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會損害身體健康,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甚至隨著霧霾的概念普及之后,大眾對于
空氣質量的關心程度也愈加明顯。但即便如此,每年因為空氣污染而患病的人依舊有很多,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空氣污染導致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中風和肺癌每年使約700萬人過早死亡。而這也是為什么各國都在極力避免環境污染并且在加速大氣治理的原因之一。但是你知道嗎,除了影響身體健康,空氣質量對于大眾的心理健康也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簡單來說,空氣污染會直接導致抑郁癥、焦慮癥、精神病和癡呆癥等神經認知障礙的誘發概率,并且空氣污染指數與自殺風險也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反之,好的空氣能夠直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這并非空口無憑,而是有大量的實驗進行論證。一方面,在相關的追蹤調查中發現,空氣污染越嚴重,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就越明顯,并且這種不利影響與大多數空氣污染物都有關聯,同時許多是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并存的;另一方面,在小規模神經生物學和環境研究表明,2.5微米(
PM2.5)或更小的顆粒物濃度達到峰值時,會迅速改變大腦
化學組成,并可能使人具有攻擊性、情緒失控且無法應對危機。
這些研究中,很多其實來自于中國。事實上,也正因為我國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早在2013年,就開展過相關的空氣治理活動,針對交通、工廠、燃煤電廠和家庭供暖造成的嚴重空氣污染進行了調整與優化。根據相關報道提供的數據,當時整個運動在2013-2017間幫助阻止了約45970人自殺。
而就在最近,這項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關于空氣污染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又發現了一個新的關鍵因素——逆溫。
所謂逆溫,簡單的說就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F象。逆溫出現的時候,即便污染物排放量沒有改變,但是人體在污染物中的暴露程度會有所增加。不過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逆溫的影響主要為短期影響,并不會產生長期影響。
但無論如何,這一系列的結論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保護環境尤其是重視大氣環境,有利于保障大眾的心理健康,好的環境是保證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關鍵。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